Search

缺水恐成氣候變遷下常態,地下水將成重要抗旱水源。

去年一整年台灣都沒有任何颱風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缺水恐成氣候變遷下常態,地下水將成重要抗旱水源。

去年一整年台灣都沒有任何颱風登陸,再加上秋冬南部進入傳統氣候上的乾季,目前新竹以南的水情相當吃緊,政府也已經啟動多項調度措施。其中大家最近非常關心的就是是否要鑿井取地下水。

過去由於西部沿海地區超抽飽受地層下陷之苦,許多人誤會地下水是不可再生的資源。但事實上,地下水是正常水循環的一部分,只要合理使用便能永續。尤其台灣是高度缺水的國家,在地表降水越來越不穩定的情況下,將地下水源納入供水計畫的一環,是未來一定要思考的方向。

事實上從2017年開始,前瞻計畫就已經納入水資源規劃的相關預算,目前全國已經建設了1250座的緊急抗旱水井,截至現在,已經有160座水井啟用,而水情最吃緊的新竹正是靠地下水調度才能維持供水,

除了地下水外,再生利用也是一個方式。例如去年動工的安平再生水廠將在5月完成第1期工程,開始供水給南科使用。專家預估這波缺水要到梅雨季才會緩解,政府已經準備好長期因應,也請大家一起配合,渡過這段困難的時期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